霍爾傳感器工作原理
霍爾傳感器是根據(jù)霍爾效應制作的一種磁場傳感器
霍爾效應是磁電效應的一種,這一現(xiàn)象是霍爾(A.H.Hall,1855—1938)于1879年在研究金屬的導電機構時發(fā)現(xiàn)的。后來發(fā)現(xiàn)半導體、導電流體等也有這種效應,而半導體的霍爾效應比金屬強得多,利用這現(xiàn)象制成的各種霍爾元件,廣泛地應用于工業(yè)自動化技術、檢測技術及信息處理等方面。霍爾效應是研究半導體材料性能的基本方法。通過霍爾效應實驗測定的霍爾系數(shù),能夠判斷半導體材料的導電類型、載流子濃度及載流子遷移率等重要參數(shù)。
霍爾效應
在半導體薄片兩端通以控制電流I,并在薄片的垂直方向施加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,則在垂直于電流和磁場的方向上,將產(chǎn)生電勢差為UH的霍爾電壓。
根據(jù)霍爾效應,人們用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元件叫霍爾元件。它具有對磁場敏感、結構簡單、體積小、頻率響應寬、輸出電壓變化大和使用壽命長等優(yōu)點,因此,在測量、自動化、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。
霍爾傳感器的分類
霍爾傳感器分為線性型霍爾傳感器和開關型霍爾傳感器兩種。
(一)線性型霍爾傳感器由霍爾元件、線性放大器和射極跟隨器組成,它輸出模擬量。
(二)開關型霍爾傳感器由穩(wěn)壓器、霍爾元件、差分放大器,斯密特觸發(fā)器和輸出級組成,它輸出數(shù)字量。
霍爾IC S-5711A系列
SII的霍爾IC是采用小型封裝的高靈敏度、低消耗電流的IC。 可檢測兩極(N極和S極) 磁性,通過與磁石的組合,可進行各種設備的開/關檢測。
S-5711A 系列是采用CMOS 技術開發(fā)的高靈敏度、低消耗電流的霍爾IC(磁性開關IC)。 可檢測出磁束密度的強弱,使輸出電壓發(fā)生變化。通過與磁石的組合,可進行各種設備的開/關檢測。
由于采用了超小型的SNT-4A 或SOT-23-3 封裝,因此可高密度安裝。同時,由于消耗電流低,因此最適用于便攜設備。
特點
內置斬波放大器
可選范圍廣,支持各種應用
檢測兩極、檢測S極、檢測N極(*1)、
動態(tài)“L”、動態(tài)“H”(*1)
Nch開路漏極輸出、CMOS輸出
寬電源電壓范圍: 2.4 V ~ 5.5 V ?
低消耗電流: 5.0 μA 典型值、8.0 μA 最大值
工作溫度范圍: -40℃ ~ +85℃ 磁性的溫度依賴性較小
采用小型封裝: SNT-4A, SOT-23-3 ? 無鉛產(chǎn)品
用途
手機(翻蓋式、滑蓋式等)
膝上型電腦
數(shù)碼攝像機
玩具、游戲機
家用電器產(chǎn)品
標準電路
SII備有使用CMOS技術開發(fā)的高靈敏度、低消耗電流的霍爾IC。 通過與磁石的組合,可以檢測到各種機器設備的開關。